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坚定不移深入落实国发〔2022〕2号文件,聚焦“富矿精开”目标任务和服务六盘水煤及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检验检测综合实力,制定2024年业务工作要点。
一、主要发展目标
开展六盘水煤矸石情况调研,完成全市煤矸石存量分布情况及质量状况调研。新增检验检测参数20个以上;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及各类专项检查;完成检验检测任务1200批次以上;申报省市级科研项目4项以上;完成《实验室废液收集、处理规范》《煤炭无尘制样室技术规范》2个地方标准制修订;获得知识产权授权4项以上;发表论文4篇以上;推动“六盘水煤矸石堆场信息管理平台”等相关建设项目申报;加快推进《六盘水市煤炭分质分级利用重点实验室》等6个科研项目建设;持续开展煤炭质量普查;不断提升全院检验检测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高质量完成检验检测工作任务。依法履行检验检测工作职责,及时准确出具检验检测报告,确保报告无数据或结论性差错。主动争取完成各级监管部门下达的煤及煤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任务。积极参与各级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研判,拓展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业务。推动信息共享,公开产业政策、设备信息等资源,充分维护、利用好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两个省级平台,开放共享大型设备比例达80%。
(二)扎实做好电煤保供工作。严格执行煤炭供需双方质量检验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按照市政府电煤保供安排部署,及时高效完成电煤质量检验,将电煤检验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公平、公正开展煤质纠纷仲裁协调工作;指导煤电企业煤炭检验检测技术能力提升,高效完成企业实验人员能力培训需求,助力全市电煤供应平稳运行。
(三)持续优化运行管理体系。保持高效质量保证体系,确保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及各类专项检查;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强门户网站、业务系统安全管理;按时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省市场监管局提交工作报告。
(四)强化人员综合素质提升。持续优化人员结构、岗位设置,不断完善能上能下用人机制、人才激励机制、能力评价机制、目标绩效考核等工作机制,建立“一岗多能”能力提升机制。加大人员培训力度,组织专业技术培训20次以上;关注并组织参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组织的全国性学术交流会、产品质量或技术研讨交流合作;积极对接参与全国、省级技术联盟或创新联合体。
(五)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着力提升项目谋划质量,贯彻落实《贵州省“十四五”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规划》,开展六盘水煤矸石情况调研,完成全市煤矸石存量分布情况及质量状况调研。完成“六盘水煤矸石堆场信息管理平台”项目申报。加快推进《六盘水市煤炭分质分级利用重点实验室》等6个科研项目建设,力争在2024年通过验收。积极推动与师院合作的“贵州省煤炭产业碳中和工程研究中心”项目,与贵州天地聚能采矿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的“大倾角煤层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建设项目。
(六)持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结合贵州省煤炭产业发展,有序拓展煤及煤化工产品及其附属产品检验检测项目及涉及固体废弃物等相关环保领域检验检测能力,申报检验检测项目参数扩项20项以上;积极组织申报省、市级科研项目;完成《煤炭无尘制样室技术规范》《实验室废液收集、处理规范》2个地方标准制订;推动知识产权发展,力争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取得专利授权4项以上;组织参加全国、全省煤及煤化工产品检验能力验证或实验室间比对活动。
三、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科室依据职能职责,有序推进各项目标,发展规划科统筹协调调度业务目标完成情况。明确牵头科室、责任科室和分管领导,制定目标任务分解表,层层压实工作责任。
(二)加强统筹调度。各牵头科室要加强统筹调度,及时掌握工作推进情况,及时协调处理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向分管领导报告。发展规划科调度每季度工作完成情况并在全院通报。
(三)扎实责任落实。责任科室要狠抓任务落实,按照任务要求及早谋划,把握时间节点精准施策。各分管领导要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和任务安排,要亲自研究部署,督促工作推进,及时解决分管领域的重大问题。科室负责人要积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熟悉掌握专业领域政策方针,围绕目标任务科学谋划、有序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